
Copyright© Yylq Govemment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:龙山新闻网 新闻热线:0743-6228742
主办单位:龙山县委宣传部
承办单位:龙山县融媒体中心 湘ICP备18012182号
通讯员系统登陆
作者 田发奎
在我的心中,洛塔是一座丰碑!顶着季春的红日,迎着凉爽的清风,跟随湘西政协和生态环境部门的人,在洛塔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监察,又一次感受到洛塔这座自然美景丰碑、地质遗产丰碑、红色精神丰碑、人生旅途丰碑的独特魅力!
走进杉湾石林,伟岸的石头高高地矗立在面前,大多有两丈高,站在下面仰视,头上的草帽掉下来,方能看到石尖。在石林中穿行,宛如行进在用石头砌成的高楼大厦间。这些岩石有的像箭镞,有的像春笋,有的像柱头,有的像宝塔,还有的像大象,像长颈鹿,像犀牛,像骆驼,也有的像南极仙翁,像蜘蛛侠,像维拉斯,千形百态,活灵活现,恰似你心中所想。走着走着,突然有一道奇景夺目而来,一株藤本灌木,紧紧地拥抱着石柱,爬上十多米高的石顶,做出金鸡独立的姿态,将枝丫向四周伸出,枝丫上堆满碧绿的叶子,撑开一把巨大的伞,如皇冠般罩着雄伟的石头,使这块石头有了秦始皇般的威仪。这株植物名叫扶芳藤,名副其实,同其它奇花异草一起,扶出石林的芬芳!
来到楠竹坪的五虎赶六羊石林,远远望去,对面山坡的绿树中,有十二根石柱分成六组,每组两根都成丫状耸立,就如灰色的羊角。羊角的后方散布着五堆石头,形似五只猛虎在追赶六只山羊。在羊的前方有一大片石林,高大紧密,扎成紧实的围栏,给羊群提供避难之所。围栏中有一条曲径,逶迤起伏,在密密的石林中穿行。曲径上方石头交错,形成六道门,第一道门很窄,瘦弱的羊群可以通行,健硕的猛虎很难进入。倘若猛虎硬钻入后,时左时右,忽上忽下的道路,会将它转得头晕目眩,路旁时不时凸出的石尖还会扎得它满身鲜血淋漓,而熟悉路径的小羊早已跑得不见踪影。这个六道门暗合着佛教的六道门,法取自然,寓意天道,大千世界,弱肉强食,弱有天佑,强遭天谴,善有善报,恶有恶终。
溪沟石林也是值得游览的,在我的记忆中,那里的石林规模大,形状奇,藤石缠绕,绿灰相间。山雀成群,欢鸣嬉戏。人行其间,神清气爽,心悦体畅,回归自然,忧苦皆忘!
石林是地壳运动和地质变迁留下的遗产。在洛塔这个神奇的地方,保存着许许多多奇特而美丽的地质遗产,有绝壁,有天坑,有溶洞,有阴河,有台地,有天池,有瀑布,每个遗产都是瑰丽的景观。
从六道门沿着石板路步行二十几分钟,就到了叫做灵洞的地方。只见一个百米见方的洞口向下陷去,乳白色的雾纱在洞中轻飞曼舞,让人看不见洞底。手扶栏杆慢慢下走,顿觉阵阵凉意袭来。下到洞底,抬眼望去,洞口变成了高高的天窗,周边长出翠绿的草木,宛如美女的眼睛,眨忽眨忽地向你看来,充盈着深深的情意。在洞底走了十几分钟,发现有三四个天窗在头顶,从不同的角度望去,都像眼睛一样看着我,让我产生心灵感应,生出浓浓的天地人融为一体的感觉。有两个天窗之间形成一座天桥,天桥中间有一个洞口,一股水流从中洒下,滴滴水珠在空中飘舞,犹如夜空中的星星一样,闪闪发光。洞中的一个叉洞黢黑阴森,传出哗哗的流水声,那是阴河,长年流水不断。据当地人说,早先之时,这里人迹罕至。附近的寨子里有一对青年男女,自由恋爱,因为同姓,遭到族人反对。他俩钻入密林,来到这里,渴了就饮洞中之水,饿了就以林中的野果和阴河中的鱼虾为食。后来,他俩羽化成仙,飞到了洛塔车的姊妹岩上,使姊妹岩增加了更多的灵光。
洛塔的西边是一道又高又长的绝壁,如卧龙般蜿蜒几十公里,成为龙山县境中部一道纵向的屏障。站在绝壁上的山顶向西望,茫茫一片山的海洋,高低起伏的山头犹如粼粼波浪,让人感觉到一览众山小,胸襟开阔,海纳百川。洛塔的东南部也有一道绝壁,虽然没有这么高这么长,也是壁立百仞,刀劈斧削。绝壁上方有一个石洞,叫做屋檐洞,从洞中喷涌出一股水桶般大的阴河水,直泄而下,让人真切地感受到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的壮观。更让人称奇的是,水落到地上后,欢快地向下来了一个“九级跳”,形成九级瀑布,得名九瀑沟。沟中有一口潭,潭口圆圆的,像一口大锅,名曰天锅潭,绿茵茵的潭水深不见底。此潭又名落印潭,传说土王吴著冲败走经过此地,将王印遗落进潭中。后来有许多人下水去寻宝,但没有一个人钻到潭底。沟边长满了绿油油的树木和珍奇花草,洋溢出浓浓的清香。
水和石头,许多时候是相冲的,一动一静,一灵一拙,一张一弛,然则,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,带给人们的感觉又是融洽和舒爽的。这种结合在洛塔有许多存在,不亚于九瀑沟的,便是八仙天池。
八仙天池在当地叫八仙洞,是一个高山洼地。洼地全由岩石构成,表面岩石经过亿万年的风雨剥蚀,变成泥土,长出矮小的树木和花草。也有许多石头裸露出来,形成石林。洼地东北方向的岩石像手臂一样向池中伸出,手腕下形成一个通透的大岩洞,手指伸进深深的水中,远远望去,又如一头大象在低头吮饮池中之水。天池四周的树木中掩映着七个石洞,或大或小,或方或圆。远古之时,土家人的先祖八部大王在洛塔打猎时来到此地,八弟兄渴了,捧起池中的水畅饮,热了,一个躲进一个石洞中歇凉,后人便叫此地为八仙洞。有一个石洞与阴河相连,另一个石洞与上方箭窝亏的溶洞相通,将溶洞和阴河里的水引进天池,加上四周植被涵养的水,天池里的水四季都是丰盈的。池水毫无污染,纯净甘甜,长年温度较低,适合饲养鳑鲏等冷水鱼。八仙天池里养的冷水鱼长得慢,肉质鲜嫩,口味极佳。
八仙洞也是一个英雄的洞,四个红军战士在这里演绎出了十分悲壮的故事。四位红军战士名叫李文国、李文凤、姚成兴和姚成忠,分别是原瓦房乡辰州寨和岩门坡人。1935年7月28日,他们随红二、红六军团主力参加招头寨战斗,战斗失利撤退时,他们未跟上部队。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,他们时而潜伏,时而悄行,后因遇叛徒告密,落入敌手。敌人将他们押至八仙洞,绑到大岩洞外的樱桃树上,严刑拷问。他们怒目而视,只字不吐。凶残的敌人在大岩洞里垒石生火,埋锅煮饭,边吃肉喝酒,边在他们的身上割下一坨一坨的血肉。大半天的时间过得很慢,四位红军战士在敌人的千刀万剐之中,咬牙瞪眼地英勇牺牲。敌人离开后,当地农民洪世发不忍烈士暴尸荒野,在夜幕之中,将四位烈士的遗体掩埋在下八仙洞的山坳上,堆上许多石头作为标记。现今,烈士的遗骸已被军人事务部门迁遗到县烈士陵园,进行集中安葬。烈士的遗骸迁走了,他们的英雄气概却永远氤氲在八仙天池之中!
每到洛塔旅游,我都会去八仙洞,膜拜八部大王,缅怀四位英烈,同时,也会参观洛塔精神陈列馆。缅怀革命先烈让我懂得今日安宁生活来之不易,吃水不忘挖井人,珍惜现今好日子,热爱当下好生活;参观洛塔精神陈列馆,会给我的人生增添不竭的动力。人生都是有追求的,有的追求事业的成功,有的追求家庭的美满,有的追求岁月的长久······有追求的人生才有滋味。但凡追求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,但凡追求都会遇到曲折坎坷,这就需要有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精神。这恰恰是洛塔精神的核心要义。
20世纪60年代,洛塔人民响应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,下天坑,堵阴河,凿隧道,开梯田,铸就起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,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”的洛塔精神。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华国锋来此视察后,认为这是湖南省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面红旗,亲自草拟文件,亲自主持召开会议,号召全省学洛塔。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予以宣传,洛塔精神享誉中华大地。
洛塔美景永在,洛塔精神长存,洛塔永远是一座屹立在我心中的丰碑!
责编:朱柯源
一审:向波
二审:周娇
三审:张军
来源: 龙山县委办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县老干幼儿园“晒秋”活动点亮童心农耕梦
县老干幼儿园开展推广普通话系列活动
龙山多部门联合开展第十个中华慈善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
龙山县果利河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接受年度绩效考核
县市监局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
龙山县干部培训班赴黔江开展现场教学
龙山县部署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
县老干幼儿园开展游戏故事撰写专题培训教研活动
下载APP
分享到